网站首页 大德传记 法脉传承 慈善事业 净土法门 影音图库 上师法迹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净土法门 > 全文
《净土教言浅释》4
2020/4/21 22:07:46

甲四、往生净土的四因及其主伴关系

《净土教言浅释》 ︱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 益西彭措法师.编述 ︱

四、往生净土的四因及其主伴关系

通过如理观察“最胜的所求”、“实现的方便”和“原因”这三个方面,心里就会生起欣求往生极乐世界的心。接下来要了解具备哪些正因才能成办往生。

所以,关于往生极乐世界的因,《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经》中说:“阿难陀,若有众生屡屡观想如来身相,积累众多无边之善根,发菩提心,为往生彼净土而发愿、回向,彼等临命终时,如来、应供、正等觉阿弥陀佛由诸多比丘众围绕将现于其前。彼等众生见出有坏阿弥陀佛后,以极其清净之心而死去,即能往生极乐世界。”此经中宣说了观想阿弥陀佛、积累无量善根、发菩提心、一切善根为往生极乐世界而回向并发愿——往生极乐世界的这四种因。

这段文讲到往生有四个正因:一、作意阿弥陀佛(念佛);二、广积善根;三、发菩提心;四、回向发愿往生。

通常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持名念佛都叫做念佛,念字的意义很广。实相念佛是念本性佛、念实相佛。观想念佛是依据《观经》的十六观,一层层地观起来,观落日、观水、观地、观佛真身等等。观像念佛是观阿弥陀佛的圣像。持名念佛是念佛的万德洪名。

其中,主要的因素就是忆念阿弥陀佛和渴求往生极乐世界,积累善根与标志着大乘种性的发无上菩提心作为它的辅助因素。

以上四种正因以主要和助伴来划分。主因是念阿弥陀佛和愿生极乐世界。按照以下论文的解释,数数不断地忆佛、念佛就是对佛有信心的表现。渴求往生极乐世界,则是指愿。所以是以信、愿为往生主因。

助伴方面:一、广集善根。指平时下至供一香、一水的善根,都以作愿求生极乐世界来作印持回向,使其成为往生正因。二、就大乘决定种性来说,以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作为助伴。

以下引经证明信愿是往生主因和具足信愿就能往生。

因此,为了说明对阿弥陀佛虔诚信奉占主导地位,佛在《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经》中说:“阿难陀,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即生现见善逝阿弥陀佛,当发无上真实圆满菩提心,并以增上清净意乐为往生彼佛净土真心信奉,积累善根,圆满回向。”

首先,为了说明信奉阿弥陀佛是主因,经中这样说到:谁有这样的心:我今生能见到阿弥陀佛该有多好啊!这是对阿弥陀佛有信心的表现。这样的信心特别真切,表现为今生就想见到阿弥陀佛。以信心驱使,会很认真地发无上菩提心,以增上的意乐为往生到彼佛国土,倾注自己的心力种诸善根,而且把一切善根都回向在往生上。

这段文体现了以信奉阿弥陀佛为主要。之后发菩提心、为往生净土倾注心力种诸善根、以及把善根全数回向在往生上,都是源于有信心才这样做的。如果对阿弥陀佛没有信心,不是渴求今生面见阿弥陀佛,依止佛修行成道,则不会发起后面这些行为。所以以信心为主要。

为了说明渴求往生净土的愿望居于首位,此经中又说:“阿难陀,何者常观想阿弥陀佛,并积累无量众多之善根,(于佛刹土)真心依奉,彼等临命终时,与如来、应供、正等觉阿弥陀佛身色、形象、大小、随从比丘僧众完全相同的佛化身住于其前。彼等因现见善逝,以具有极为清净之等持及不忘失之正念,死后即能往生彼佛净土。”

引这段文是证明求生净土的切愿为主因。经文说:“谁作意阿弥陀佛,并恒时种诸善根,倾心佛的刹土。”这一句体现了愿。就像出门在外的人一心想回家,以西方为归宿的人一心倾注在极乐世界上。有这样切愿的人到他临终时,阿弥陀佛化现化佛之像,显现在其心前。化佛的光明、相好及以比丘众围绕,都与真佛无异。这人以见佛因缘,心无杂念,在心缘清净境界的等持和正念分明中,随佛须臾顷就生到了净土。

归纳起来说明对阿弥陀佛虔诚信奉及渴求往生极乐世界最为主要以及具足这两种条件能往生的道理,《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经》中说:“阿难陀,若有众生,甚至一发心随念如来,欲求往生彼刹,若有讲授甚深妙法,则甚感难得,毫不懈怠,不怯不畏,甚至一发心观想善逝阿弥陀佛,生起渴求之心,彼等于梦中能见善逝阿弥陀佛,终将往生极乐世界,于无上真实圆满菩提道中不退转。”

又引经文证明信、愿是成办往生的决定因素,一旦具足就一定能往生。

《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经》中说:众生下至发一念心念佛,心里很想生到极乐世界,如果宣说甚深法,心里生起欢喜,没有懈怠和畏惧的状态,下至发一念心念阿弥陀佛,生渴求心,就必定往生极乐世界;一往生则永远不退转无上菩提。

这里显示了往生的两个条件:一、对于甚深的净土法门欢喜信乐,这是有信心的表现;二、内心渴求往生极乐世界,这是有愿心的表现。具足信愿,下至发一念心念阿弥陀佛都能往生,这证明信愿是成办往生的关键。

而信愿说到根本上,信是指对阿弥陀佛有信心,愿是指对往生极乐有切愿。由于具足真信切愿,发一念心念佛,就已经和佛相应。因此临命终时下至发一念心念佛,就得到佛力摄持而往生净土,入于不退转地。

《弥陀要解》云:“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也是指示“具足信、愿则能成办往生”这一要义。

“阿难陀,彼等善逝照见此相而于十方无量无边世界中,普皆念诵阿弥陀佛名号且称扬赞叹。”

十方无量世界中不可计数的诸佛都共同称赞阿弥陀佛,因为弥陀愿海有救度众生速疾解脱、成佛的神力。

《无死鼓声经》中也说:“自此向西方,极乐世界刹,彼处住如来,善逝无量寿,谁诵其名号,将往生彼刹。”

这是说:从娑婆世界向西经过十万亿刹土,有一个极乐世界,其处安住有佛,号阿弥陀。谁称念这尊佛的名号,就能往生他的净土。

我们必须要遵照诸如此类的佛经中三番五次明确提到的教义生起坚定不移的诚信,换句话说,一定要认识到极乐世界功德超胜之处。

小结:

在一切所求中,最殊胜的所求是不住有寂的大涅槃;而少用功力就能实现这一所求的方便即是往生极乐世界;其原因是:(一)凡夫容易往生;(二)一往生就获得不退转,一生成佛;(三)国土具足超胜其它刹土的无量功德。

认定了这几点,我们就想走往生净土这条路来成佛,就有欣求往生极乐世界的心。之后要关注修什么正因来成办往生。经中说到四因:系念弥陀、发菩提心、积集善根、为往生而发愿回向。其中,以系念弥陀和回向愿生为主因,其内涵就是信愿。此外积集善根和发菩提心这二者是成办往生的助伴。

总之,对于净土教义生起信心有两个重点:一、对往生正因生起信解;二、对往生妙果生起信解(即对极乐世界具有殊胜功德生起信解)。以上强调的是须对往生正因生起信解。

甲四、往生净土的四因及其主伴关系

《净土教言浅释》 ︱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 益西彭措法师.编述 ︱

接下来阐述第二个重点:

 

极乐世界拥有这样的功德也唯一是善逝阿弥陀佛的发愿力与智慧力幻变的,所以对所依和能依生起胜解是主因。

生信心的第二个重点是对极乐世界的殊胜功德生起信解。为此要多了解极乐世界有哪些功德超胜之处,这是能引生信解的前方便。

对此,《往生论》中归纳为29种功德庄严。在依报器世间方面有17种功德庄严,分别阐明了极乐净土量、性、形相、事、色、触、水、地、空、雨、光明、妙声等种种功德庄严。这实际是让学人了解到极乐净土殊胜的色、声、香、味、触五尘都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要从这上认识到极乐净土超胜人天境界无量无数倍。认识之后,才不会把极乐世界误认为天堂。

而且要知道净土色、声等五尘都是佛法身智慧随本愿设定、顺应众生心而任运自然地流现。一色、一香、一花、一叶,无不圆明具德,无不具有神妙力用。

到这里,深入透彻地认识,就是“全事即理”了。这是指净土一切事相都是如来妙心所现,法身理体所现,所以是“全事即理”。也即是理事无碍法界。

再深进一层,就是“事事无碍法界”。完全超出了情量,所谓的一、多、广、狭、延、促等,事与事之间没有障碍。要这样来认识到极乐世界具足不可思议的功德庄严。

其次正报世间,所谓的佛庄严、菩萨庄严各有八种和四种,每个方面都要了解清楚。对于主尊阿弥陀佛的色身,包括佛的宝座、身形、光明、相好、由因缘成就的威力等种种不可思议功德,以及诸大菩萨所具有的四种功德,都有清楚的了解,才知道这是一个无比殊胜的净土。对此会产生胜解信。

对极乐世界的认识要尽可能地丰富、尽可能地具体、尽可能地深入,这就是生起胜解信的主因。总之,要把握的第二个重点是认识极乐净土功德庄严,具体指《往生论》所说的29种庄严。

接下来的重点是认识到净土如海功德的本源是阿弥陀佛的智慧和本愿。由于是法身妙智所现,所以每个境界都超情离见、不可思议,这就是《往生论》最后摄事归理、摄用归体的原因所在。虽然事相上分门别类讲了很多,但都不离心性妙体,都源于如来妙智,因此说:“佛庄严、菩萨庄严、国土庄严,略摄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净句;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从这里能得到净土深义的要点,能归结在根本上。这上有所了知,才明了“净土境界甚深不可思议,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这都是佛智妙力所致。

这里要领会到双举智慧和本愿二因的原因。流现净土无量庄严的根本因,实际是佛的法身妙智,或者如来藏、妙明真心、佛性等等。从这里才认识到,为什么说“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山河与大地,尽露法王身”。就是指这一切事相都不是离心别有,因此不能抛开事相偏谈理性。没有神妙不可思议的作用,怎么能说是不可思议的心性呢?怎么能说佛果具有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呢?具有神妙不可测、不可量的身口意妙力呢?要知道,不但色身相好,包括净土器世界的种种妙相,都是以这妙力和众生善缘和合而任运流现的,不假造作,神妙至极。这里没有任何工程师,没有任何工人,也没有什么生产工序,不是我们人间这种福报业力。净土一个微尘就胜过三千大千世界一切高级物品!其中深玄之处就是由于本具的心性理体不可思议。

其次说到佛的愿力。这是指弥陀因地所发以四十八愿为根本的无量无边愿海。这愿是世俗上的缘起,佛因地发下宏愿后,在不可思议兆载永劫中积集无量菩萨行,最终因圆果满时,法身妙智无分别、无造作,任运随顺无数众生的善缘而发起不可思议的妙用,这就是甚深难测之处。因此,在第三转法轮宣说如来藏的经典及归摄其要义的《宝性论》等中,就只用一些比喻来说明佛果事业任运利生的情形。比如摩尼宝没有分别心,也不必造作,以缘起的力量,随人如何祈求就赐予他所愿的物品。或者如谷响,随着说什么话就有什么回应。或者像天鼓,以天人福德力所感,天鼓自然发出苦、空、无常、无我的法音。或者如日光照耀,没有分别、没有偏向,水池中的莲花自然随自身的功能长成大花、小花等。

到了佛地,由于没有任何客尘障蔽,唯一法身智慧显露。这是流现万法的根源,万法都以此为体。染净万法的根源,就用一个“体”字来表示。就是从这本体(理体)或法身妙智中显现的。没有这妙体,怎么成佛呢?没有这妙体,怎么流现一切相、用呢?流现一切功德庄严呢?因此是以这妙体为根本因。再加上俱有缘,就是配合而发挥妙用的缘。这是指因地的发愿。这二者和众生善缘一和合就自然发起妙用。

所以总的要知道,极乐世界一切依正庄严就是从这个本源出来的,都是佛的本愿和智慧神力所致。这智慧就是一再说到的法身妙智,《往生论》叫做“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是本具的灵知、本有的觉性,也说成是妙明真心。因为这是觉的体性、明的体性,不是土石,这上面有无量无数的性德、广大无边的妙力,因此叫做具足无量恒河沙数功德。正因为极乐世界四土九品无量无数的功德庄严,都是以这法身妙智为体,随着发愿的俱有缘和众生能感的善业,而任运变现出四土九品无量差别境界。丝毫不假造作、不必安排。

所以《弥陀要解》里深入讲到净土的信心有六种: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比如信事、信理这一对,很多人只有信事,当然也可以,但比较浅。如果也有信理,才会知道净土的圆顿之处、深妙之处,也才知道一切法门都圆融在净土中,不会觉得禅、净、密有什么矛盾。

也就是随着个人修证的情况,或者是凡夫的水平,或者是已断烦恼的水平,或者是已证本性、地上菩萨的水平,或者是八地菩萨的水平,往生到极乐世界,就自然入了相应的净土。因此在同一个极乐世界中,随着众生心的状况差别,而现出种种深浅不一的境界。这丝毫也不会矛盾。这就是为什么极乐世界再多的人进去也不会觉得挤塞,仍然开阔广大,犹如虚空。里面所有的一切,没有任何人工的造作,却能自然地流现,永无穷竭地流现,顺应众生的心各各不同地流现。要知道这一切都是弥陀妙心所现。这心不是指分别心,分别心不能给一切万法作“体”。分别心一刹那就灭了,是虚妄的法,怎么能给万法作体呢?

按照《弥陀要解》谈起信解妙理,就可以说是信解《华严》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中的后三法界。“事法界”指一切事相,比如山河大地、男女老少、六凡四圣等等,都是事相。“理法界”指本体——绝待的真心、不二的真心。“理事无碍法界”:指无相可得的这个体,不妨显现森罗万象;显现森罗万象,不妨本体空寂,理与事之间无有妨碍。还要知道“事事无碍法界”,就是事与事之间没有任何障碍。凡夫有坚固的实执,执著一多、长短、来去、动静、延促等,这些是相对的法,彼此矛盾的法,是此就不能是彼,是一就不能是多,是小就不能包大,是短时间就不能含长时间等等。但到了障垢消尽之后,一切矛盾都没有了。就因为本是空性,所以就出现了事事无碍不可思议的境界。实际上这已经超情离见,超越了凡夫妄识的境。能信解这四法界,才认识极乐世界是什么情况。如果智慧不够,就首先了解事相,先信事相上一定有这些妙相、功德和作用,这样就可以。

所以对于第二大主题——净土果位的功德也要有很深很广的了解才行。了解得越深越广就越好。如果能多年闻思净土经论,对极乐世界的认识能逐渐地加深、逐渐地坚固,不仅在事上生信,还在理上生信,那确实会坚定地求生西方。哪怕无数人在你面前说:“不要去西方,还有更好的去处。”你心里也不会丝毫动摇!

而且,对极乐世界的甚深功德得到深入了解后,就一点不会认为往生净土是很低、很慢的法门。就因为看得非常清楚,这个法门的甚深之处在哪里,它的深度在哪里,不可思议在哪里。而且这是自己得到认识后做出的理智选择!是有胜解做出的决定!这样的话,接下来的发愿就十分坚定,修持净业完全是积极的、自觉的、欢喜的、百干不疲的、尽形寿坚持到底的!

所以,对净土依正二报的功德生起胜解是主因。依报指器界,是所依;正报指有情,是能依。比如一只蚂蚁呆在碗里,碗叫做器,蚂蚁叫做情,蚂蚁是依器而安住,所以器叫做依报。人类在地球的环境中生存,人类的依报是指器界地球等的环境,正报是指人类的根身(具六根的身体)。作为果报只有这两部分,主体的果报是根身,叫正报;根身所依的器世界,是所依环境方面的果报,叫依报。

我们用依、正二报来作归纳,极乐世界无量无边的功德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依报器世界色、声、香、味、触五尘的功德。这样就很具体了,器世界细分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尘。而极乐世界的依报是一层比一层微妙。比如在《要解》中配合四土说明五尘功德时,是逐渐地殊胜、微妙。

甲四、往生净土的四因及其主伴关系

《净土教言浅释》 ︱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 益西彭措法师.编述 ︱

另一类是正报——净土圣贤的果报身,包括佛和菩萨两类。佛有现出的报身、化身,有各式各样的形量、大小、光明,都是随着众生的心识而感现的。菩萨也有从下至上的各种阶位。这些就属于净土正报的情况。

现在什么是生起信心的主因呢?就是对极乐净土依正二报的功德要有具体了解。而且了解后,对圣教所说的这些功德,心里要有一种无法动摇、无法引转的胜解。就是你的心依据圣教量,再加上自己的智慧作衡量时,完全印可了这件事,以后心里的这种认识不会被其他缘夺走。有了这样的胜解,发出的信心就是“胜解信”。这样的信心才是坚实的、甚深的信心,不是人云亦云或简单听听、简单重复那样的信心。这样的话,就说明内心具备了能往生净土的首要正因。

由于信心非常坚固,了解得非常深入、非常清楚,求生净土的愿也就很自然地发出来了,非常直接地发出来了。所以说有胜解信就能发起切愿。有了胜解信,自然是想去极乐世界的!对于往生极乐世界有很切的愿望,这个就是愿了;有了很切的愿望,自然会精进地修持往生净土的法,这就是行。所以,整个净土因上的修行、果上的功德都是以信心为根源而出生的。往生后显现的种种广大功德也都是以信心为根本而得来的。再说证入净土玄门,这本来是超情离见的境界,也只有以信心来趣入。

净土法门是甚深不可思议的法门。净土经上处处说黄金为地、七宝为池、宫殿、楼阁、行树等,一般人感觉像是超级乐园!其实这是没有办法,极乐世界具体好到什么程度无法用世间的事物说明,只能相似地说说。而且它表现出的无边妙用确实是不可思议的。对于不可思议的境界,能趣入的因就是信心!

这部论的重点就是阐明开启内在信心的方法。如何开启呢?就是依据圣教,对净土整个因和果的具体情况,比如如何来成办往生、往生后得到哪些功德、受用,都去求得正确的了解。只要能了解这有极其殊胜的功德,就会引生信心。

 

《无死鼓声总持经》中云:“具信善男或善女,谁有信心、胜解及恭敬心,将往生净土。”

 

这一颂是说:具有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首先对极乐世界依、正二报的功德庄严,有依据圣教量所获得的内心印可、无法夺转的胜解。由于具有这样的胜解,就会产生坚固的信心。由于具有信心,就会出现恭敬的心态和行为。(也就是说:极乐世界的依正果报如何妙到极点?殊胜到何种地步?如果对这些已经依据圣教决定地认识了、印可了,那就是有了胜解。而有胜解就会有信心,不论对佛、对净土、对西方圣众都有信心。)接下来就有恭敬心。再见到阿弥陀佛的圣像会恭恭敬敬地礼拜、恭恭敬敬地供养!而且正是因为有了信心、有了胜解,就会向着西方至诚地礼拜极乐世界无量功德庄严。没有这个内涵,同样地顶礼就远远不如心里有这个内涵。因为后者是从很深的胜解、很深的信心发出来的顶礼。原因就是对极乐世界的功德有很深的胜解、很深的信心,因此对佛、对净土有由衷的恭敬。

这样有了胜解、信心、恭敬,就会一心求生极乐世界,其它方面自然会生起,由此就会往生极乐世界。

 

又如《净土经》中也说:“诸众成善逝,净智通胜义,彼等数劫中,虽说极乐赞,而彼赞颂时,纵尽俱胝劫,极乐赞不尽,辩才亦不尽;

 

这段文阐明了极乐世界具有广大不可思议的功德。

假设一种情况:世间一切众生都已经成佛,由于佛的智慧远离客尘障蔽,对一切法都是如实照见,因此彻底照见了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

世间有多少众生,这些众生全部成佛了,实际上是无量无数的佛。他们经历多劫,一直在赞叹极乐世界如何美好庄严,水有什么功德,花有什么功德,香有什么功德,宝有什么功德,地有什么功德……这样一项一项地赞叹。从纵向来说,同居土有什么功德,方便土有什么功德,实报土有什么功德,常寂光土有什么功德,一项一项地说。但是这无量无数的佛讲了一年、十年、百年、千年,乃至一劫、十劫、百劫、千劫,乃至千万劫都过去了,对于极乐世界功德的赞叹还没有穷尽。

那么,这无量诸佛的辩才有没有穷尽之时呢?没有穷尽之时。因为佛的智慧彻底照见极乐世界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所以佛可以一直不断地说,即使说上千万亿劫,辩才也不会穷尽。这都是表达极乐世界具足无量无边的庄严。

要这样依据圣教量来引生对极乐净土的向往之心,不然就还蒙在鼓里,不知道极乐世界的功德有多殊胜。一切世间的众生,下至地狱的罪人、饿鬼、旁生,上至色界、无色界的天人,全部都成佛了,这有多少佛!佛的智慧是彻底照见万法的事相和理性,佛的辩才没有穷竭之时,不会到无有可说的地步,所以能滔滔不绝地宣说。而这样滔滔不绝所宣说的任何内容,都没有添枝加叶,没有任何重复,都是智慧亲自见到而宣说的,因此所说都是极乐世界的真实功德。这样千万亿劫说过去了,还没有说完极乐世界的功德。这才知道极乐世界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心里对这功德的量大概有个了解。

像现在人间的《无量寿经》只有几十页纸,只要用一、两个小时就能念完。很多人认为极乐世界很简单,净土法门很低浅,这就完全是门外汉了!这是针对人间凡夫首先只能以这种方式来作引导,实际上极乐世界的功德以佛刹极微尘数的经卷也宣说不尽!

总之,要依据以上的圣教量来对极乐世界的功德产生信心。信心没生的话,所谓从内心生起欢喜心、恭敬心、精进心等等,这些就出不来了!但如果对极乐世界具有极广大殊胜的功德生起了胜解,那信心就会油然而生!接下来就会有欣求往生极乐世界的心,和精进修持净土的心,这些内涵是会有的。

 

极微数世界,何人粉成尘,较彼多世界,满宝作布施,何人已听闻,阿弥陀佛名,极乐胜功德,欢喜而合掌,此福胜前福。

 

如果对阿弥陀佛和极乐净土的殊胜功德生信心了,生欢喜心了,那就已经获得了极广大的福德。这福德的量如何呢?比如把一个佛刹(10亿个世界)碎为极微尘,有像这极微尘数一样多的世界又全碎为极微尘,这样有多少极微尘,就有那么多的世界。而所有这些世界中都充满了金、银等的珍宝来作布施,如果真能做到这样的布施,那当然会得到极广大的福德。[1]

然而,当一个人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和极乐世界的殊胜功德后,生了欢喜心;紧接着双手合掌,生了恭敬心。此人所得的福德远远超过前者!也就是说,前者不如后者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乃至算分之一、喻分之一等等。这是指对极乐世界极其不可思议的功德庄严,对如来法身妙智所变现的极其不可思议的境界生起了欢喜心和恭敬心,就有极其广大的福德。

这里和《宝性论》的说法是一味的。《宝性论》也是先假设一种极广大的财布施,然后说它根本比不上听闻四金刚处生起信解的功德。配在净土上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说到阿弥陀佛的名号、极乐世界的胜妙功德,实际上就是指阿弥陀佛的菩提、功德、事业。这一切由何而来?唯一是由本源如来藏而来,由佛法身妙智而来,由离尽障垢的佛之妙心和愿力和合而来。无论阿弥陀佛的法、报、化三身、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色身相好光明等无量无边的功德,以及无分别、无功用任运普度众生的极广大事业,全都是不可思议的佛境界。因此,听闻净土经教的功德,生起信心、欢喜心和恭敬心的功德,也就极其广大不可思议了!也正因为如此,即使三千大千世界充满大火,也应当穿越火海去听闻净土法门。

 

故闻彼佛德,当喜生诚信,为生极乐刹,猛厉起胜解,

 

由于极乐世界的功德极其广大,听闻后生起信心、欢喜心能产生极广大的福德,因此在闻到阿弥陀佛的功德(佛的愿海、净土庄严等)时,第一要产生信心,要想到这是佛亲眼现见而为我们宣说的,决定真实不虚;第二要生起欢喜心,一想到“极乐净土的功德这么殊胜,又这么容易往生,这是方便到极点的法门,能遇到这个法门就真正有希望解脱了!”要比获得如意宝还欢喜。

为了实现往生极乐世界的大愿,就要尽力在自己心上引发胜解,而且尽量使胜解加深。胜解一旦加深了,信心就会加深;信心加深了,发愿就会恳切;发愿恳切了,就会精勤地修持净业。这样就一定能往生净土。所以胜解是主因、是根本。

这就是目前我们大家需要努力的地方。一定要尽量去了解弥陀愿海、了解净土功德、了解佛本愿和智慧的神力。所以要学习《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往生论》等净土经教,这样会对净土生起很深的胜解。

 

何人若能闻,极乐世界名,彼福诸胜刹,不及无法喻。较通达佛语,智者福更多。

 

如果一个人能闻到极乐世界的名号,他所得的福德已经超过用充满无数佛刹的珍宝作布施的福德。对于净土不可思议之事生起信心,能获得无量无边的福德。

 

为能得胜义,信心为根本,是故闻此已,断除诸怀疑。”

 

信心是道的源头,能往生净土获得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也是以现在内心生起信心作为本源的。因此在闻到净土教法时,要在自己心上断除疑惑。如果听到极乐净土不可思议的功德,暂时还理解不了,也应当坚信佛语所说一定是事实。要按这样来断除怀疑。

 

此外经中又说:“诸法依缘生,住于意乐上,何者发何愿,即得如是果。”及“佛说诸善法,根本为胜解。”

 

此外在《宣说文殊刹土功德经》中也说:万法依于因缘而生。这因缘说到底就在自己心上。自己怎么发心,就会按那样实现,所以说“诸法依缘生,住于意乐上”。既然一切都是自己的心变现的,那就能决定:现在我发什么愿,将来就会得这样的果。

《入行论》说:“佛说诸善法,根本为胜解。”一切善法都是由自己的心驱使而行持的。为什么会行持呢?因为内心有了胜解。所以说善法是由胜解而来。

 

因此说,生起信心至关重要。

 

信心是发愿、修行、得果的源泉。有了信心,就会发愿、就会实行,也就能得果;没有信心,就不会有发愿、实行和得果。所以,生起信心至关重要。

总之,引生信心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往生的正因引生信心;二是对净土的功德引生信心。如果对往生的正因和净土的功德都生起了信解,求生净土的愿就自然会发起;愿一发起,净业的修行就会出现。所以说信心是根本。以开启信心来趣入净土,这就是往生要路。

 


[1] 如果对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不很清楚,就首先想象10亿个银河系里全部充满了黄金来做布施,这个福德有多大?然后对这个福德乘以无量无数倍。

 

慈善活动 | 才翁嘉措仁波切简介 | 联系方式 | 收藏我们
版权所有:才翁嘉措仁波切  地址:四川省甘孜州新龙县加拉西乡甲日村阿呷寺 北京网站建设一诺互联